配资平台开户炒股|配资最新行情|股票配资知识网

绿地控股业绩下滑负债高企,销售金额开倒车引关注?

<【配资平台开户炒股】>绿地控股业绩下滑负债高企,销售金额开倒车引关注?

本报记者 刘颂辉 郭阳琛 上海报道

发布全年业绩快报的第二天,就曝出被收购的传闻,龙头房企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H,以下简称“绿地集团”)无疑经历了一轮“过山车”。

业绩公告显示,2020年绿地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583.5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7%,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909.3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10.7%。全年销售金额不到4000亿元,显然是绿地集团未曾预料的。

值得一提的是,绿地也是2020年唯一销售金额“开倒车”的Top 10房企。

与此同时,房地产高额负债的状况也同样不容忽视。财报显示,绿地集团在2020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0.0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17%。有息负债方面,短期借款299.47亿元,同比增加12.4%,资产负债率为87.93%,远超监管红线同时处于行业高位。

2021年1月21日晚间,绿地集团田姓品牌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绿地集团的二次混改工作,金融央企是重要的、较理想的潜在股权受让方,目前也已与相关方进行了深入沟通,公司将根据相关信披规定,及时公开披露具体进展。

“没这个(被收购)的可能性,第一次听到,不知道消息源从哪里来的。”针对媒体的提问,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表示,引进金融背景的央企战投,是大股东之间的合作,正在进行中,计划在春节后,目前尚正常开展,无具体时间表。

被收购传闻

据某媒体平台爆料,绿地集团将出售公司部分股权,收购方大概率是万科集团与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诚通”)组成的国企改革基金,另一个说法是中海地产和其他投资者组成的投资人,完成此项收购任务。

万科与中国诚通是在一个月前宣布成立了国企混改基金,全称是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认缴出资总额为707亿元,投资方式为通过股权投资和创设、参股子基金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投资活动,投资领域为重点投向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反向混改项目。

由于涉及到的三家均是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前十强,该条信息在1月21日被发出后迅速得到10万名以上网友的关注。绿地集团于1992年在上海成立,是国内第一家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集团。2020年,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583.53亿元,行业机构统计,规模排在全国房企第7位。

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绿地集团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为82.8%,净负债率为156%,现金短债比为0.79,财务方面踩中监管的“三道红线”。2020年,绿地控股合同销售面积实现2909.3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减少10.7%;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减少7.7%,房地产合同销售额已出现负增长。

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绿地集团的前三大股东是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9.13%、25.82%、20.55%。

2020年7月26日,绿地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拟转让的股份比例合计不超过绿地控股总股本的17.5%。

这标志着,时隔5年,龙头房企绿地再度开启混改,并且是以国资股东转让股权方式推进。

绿地集团被收购 万科中国诚通 绿地控股混改_上海绿地集团股票

彼时,张玉良曾公开表示,通过给上市公司引入新的优秀战略股东,支持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提升经营管理自由度,加速改革活力全面释放。

“公司的二次混改工作是大股东在推进,目前与万科、中海的消息已经被公司辟谣。”绿地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混改工作有进展的话,比如大股东确认了战投方,肯定会通知到上市公司。“所以说目前没有确定是哪家中央金融机构,爆料的消息不清楚从何而来。”

股份转让上限或为17.5%

记者了解到,绿地集团的本轮混改工作是由上海市国资委主导,推动国资委全资持有的重要国资企业集团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拟转让的股份比例合计不超过绿地总股本的17.5%。

张玉良指出,中央对国有企业有三年混改的要求,写进了市政府相关文件,要引进的是中央金融机构为主体的股东,股东层面上要把组织结构进一步深化。对此次收购,上海国资委有具导向性的意见。“即使他们(万科、中海)投,也是小股东,投资者参与了,充其量也是小股东而已。”

绿地集团董秘王晓东也表示,从绿地股权结构看,管理层为核心,没有实际控制人,两家国有股东转让国有股权不超过17%,最大上限是17.5%,这个股权结构是没有变化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时传出万科、中海收购绿地的传闻,与绿地自身的销售和债务情况密不可分。

业绩公告显示,2020年绿地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583.5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7%,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909.3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10.7%。

财务方面,报告期内,绿地实现营业总收入4812.96亿元,同比增长12.43%;营业利润312.99亿元,同比下降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21亿元,同比下降6.93%。

但“三道红线”出台以后,降负债是绿地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形下,公司试图出售资产来回笼资金。2020年11月份,绿地集团有意出售上海和江苏两地共14个项目27个物业,而且交易方式多为整栋销售,售价共计231亿元。

对此,张玉良回应称:“三道红线的问题,降档第一个先降短债比,原计划今年6月份完成,现在情况来看要提早了,一季度降完一条线没问题,其他两条线我们目标也是要提早,希望提早越多越好。”

上述绿地集团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坚持“以房地产、基建为主业,消费、金融等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经营格局,2020年,加大力度去杠杆。全年初步数据显示,数月间,绿地集团现金短债比累计提升幅度超40%绿地控股业绩下滑负债高企,销售金额开倒车引关注?,净负债率累计下降近50个百分点,剔除预售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回落,有息负债总额较高点下降约450亿元。

“公司的去杠杆计划有5个方面,分别是主动压减有息负债规模上海绿地集团股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聚焦成长性地区,优化土地储备结构,提高土地投资质量;根据市场情况以销定产,灵活调整生产供应节奏;加快销售资金回笼,实施审慎稳健的现金流管理;加快已售项目建设和交付结转;积极充实企业资本金,提升资本实力。”上述负责人表示。

此外,分拆上市也是降低净负债率的路径之一。由此,刚刚过去的2020年,掀起了一轮国内房企分拆物业赴港“上市潮”。

对于分拆业务上市,张玉良坦陈,绿地数科是绿地金控的重组,实际上是过去的绿地金控,现在正在把核心公司做上市,正在推进当中,而大基建上市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